敖包副业网信息网
loading
免费发布信息
·总站 [切换]
    信息分类
    敖包副业网 > 热点资讯 > 智能机器人 >  机器人“站上”手术台

    机器人“站上”手术台

    时间:2022-06-01 14:54:45  编辑:敖包信息网  来源:敖包网  浏览:18014次   【】【】【网站投稿
    [db:摘要]

    利用机器人进行手术。

    “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疼痛感小,今天就下床走路了。”11月26日,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病房,85岁的胡先生刚做完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他面色红润,提起前一天的手术,连连称赞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神奇。


    “3D打印机把我妈的头颅模型打印出来,让我一眼看出头颅内的血肿位置,立马签字同意手术。”脑出血患者王女士的家属说,今年9月,昆明市延安医院运用数字化3D打印术辅助实施钻孔引流术,救了家人的命。


    在手术机器人和3D打印术的辅助下,医生做手术时变得更精准。昆明医疗的高科技时代来临了。


    机器人做得更精致


    2015年,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引进了云南省首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同年11月23日,医院院长李立成为全省首个使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完成首例手术的人。他坐上医生控制台,双手操作主控制器、用脚踩脚踏板控制器械和内窥镜。手术中,他先在患者腹部开3个1厘米以内的操作孔、1个约3厘米的辅助操作口,再将机器人的机械臂放置在胸腔内,人体胸腔通过摄像头形成的三维影像可以被放大10至15倍,每一根毛细血管都能清晰显示。他的手怎么动,机械手臂就怎么动,就这样,仅用一个半小时,他操作着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轻松为患者做了肝胆切除手术。这名患者手术创口微小,出血量没超过5毫升,术后疼痛感小。当天,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完成了3台手术。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有10倍以上的高清立体3D放大视野,540°空间灵活穿行的机械臂和防震颤过滤系统,仿佛帮医生变了个“缩小法术”,进入患者体内的手术区域进行操作,让手术又稳、又准、又快。


    1例、2例、3例……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逐步运用于成人和儿童的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头颈外科及心脏手术等。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孙洵说:“以前,做完1例泌尿外科手术至少要三四个小时,患者术后疼痛感明显,恢复较慢;现在,使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只需要1个多小时,患者术后2天就可以出院了。以前,一台手术需要二三十名医护人员共同完成,许多医生下手术台时疲惫不堪;现在,一名主刀医生,几名医护人员就能做完一台手术。”


    盘龙区58岁的患者蒋辉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受益者。他选择达芬奇机器人做直肠癌手术,才用了1个多小时就完成了手术,手术风险降低不少,手术恢复期缩短到1周内。


    6年来,从第一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到顶配双医生控制台及一体联动床配置的第四代手术机器人,昆明4家医院先后引进了4台不断迭代升级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站上”了手术台,“医生+机器人”的模式逐步突破诸多传统外科手术中的操作局限,解决了不少高难度手术问题,提高了手术精准度。


    越来越多医生能够娴熟操作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至今,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实施了500多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手术量也突破300例。


    越来越多的医院逐步引入运用于不同医学领域的手术机器人,昆明迈入机器人手术新时代。


    用3D多了一只眼


    昆明市延安医院把3D打印术比喻成医生的“第三只眼睛”。


    昆明市延安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唐太昆说:“在手术台上,每个患者情况都不一样,处理遇到的手术问题也很考验医生的判断力。针对很多看不见的手术难题,3D打印术就派上用场了,好比我们的‘第三只眼睛’,会‘说话’。”他说,以往,神经外科手术主要依靠患者创伤部位的CT影像作为手术准备依据,但是阅读与理解CT片需要医生有良好的空间想象力,如果遇到复杂、精细的手术就增加了难度;现在,通过3D打印导板技术,依据影像检查数据,将3D打印导板模型按1:1的比例打印出来,一眼就能看出病灶,确定患处的细节特征。


    在昆明市延安医院数字医学临床技术转化中心,一个个线条流畅的白色脊柱、关节、脊柱矫形支具、鞋垫模型,让人惊叹3D打印术的神奇。身穿白大褂的医生用自主研发的软件在电脑上为病人制定手术方案。在特定温度和湿度的环境里,3D打印机正在打印病人的骨折模型,用于术前模拟定制桥接组合式骨折内固定装置。这里是模拟手术室,也是设计室。他们当中既有医生,也有工程师,脱下白大褂,他们还是产品设计师。通常情况下,骨折治疗中,骨科医生使用的钢板、螺钉、钢丝均属于内固定装置。然而,每个人的身高、体重、骨骼形状各不相同,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就能实现精准医疗。


    数字医学临床技术转化中心主任熊鹰说:“我们将医生与工程师的专长技术有机结合,搭建了研发平台,利用3D打印术将CT数据扫描后并将其变成三维数据,建立CT数据三维模型的位置和方向,确定患处的细节特征、皮下深度以及周围组织的关系,再用可视化的虚拟仿真模拟手术方案,提前预判风险,准备手术辅助工具,制定数字化精准治疗方案。”他带领团队花了18年研发出桥接组合式骨折内固定装置。这项技术就是采用多结构配置及模块优化,针对人体不同部位和不同骨折类型而实施的个性化内固定技术,并结合现代3D虚拟成像、3D打印及数字有限元分析技术,将这项技术提升为数字化精准内固定技术,让患者骨折很容易就复位。


    无独有偶。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医疗团队也能娴熟运用3D打印术,他们设计的镍钛记忆合金钉脚固定器,拿到了国家的产品注册证,荣获了第四届(2021)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成长组复赛一等奖。这个技术的临床转化运用治好了不少患者的腿;3D打印机打印的人工腕关节广泛运用在临床上,治好不少患者的腕关节……医院骨科主任徐永清说:“3D打印术逐步运用于临床,从医37年来,我们为患者们保住了1000多条腿。”


    现在,昆明的3D打印术越来越成熟了,可以打印患者的头颅、心脏、关节等模型,解决了骨科手术中很多看不见的难题,帮助不少患者治好了病。



    【重要提醒】

    ↘↘点我免费发布一条本地便民信息↙↙(微信搜索13717680188加小编好友,注明,免费拉您进群聊),优先通过审核。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合作!

    敖包副业网

    最新便民信息
    1371768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