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元宇宙发展100年后,虚拟世界还是人类在管理的吗
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style="color: rgb(102, 102, 102); font-family: Arial, "Hiragino Sans GB", STHeit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Microsoft Yahei", "WenQuanYi Micro Hei",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text-align: center; box-sizing: inherit; border: 0px; max-width: 100%; margin-bottom: 10px;" alt="" />
上个月的新闻:500强公司花费百万美元买一块虚拟城市的“地皮”,创业公司老总分身三人完成上市“敲钟”;国际大型旅游集团承认虚拟城市是他们的未来。多个科技公司正在激烈地争论并建立“虚拟宇宙史”。
虚拟人,虚拟城市,机器学习,智能化,基因工程,社会规则正在融合为一个新的社会形态,它就是元宇宙。
元宇宙英文metaverse,meta是超越, universe是宇宙,人类正在试图利用机器思维建立一个超越太阳系、银河,甚至整个宇宙的“基地”。
代表新科技,新社会形态的元宇宙的消息,像一阵又一阵的台风迎面而来。在互联网时代还没有站稳脚跟的我们又要顶着强风而上,艰难地踏入下一个时代。
元宇宙已经开始“侵入”我们的工作、生活中。网红换上了虚拟人形象直播捞金;在人们还没有搞清元宇宙是什么的情况下,有机构卖元宇宙网课已收入百万元;知名社交网络公司改名“meta”(元宇宙相关)布局新品牌营销;支付巨头也改名“Block”(区块链相关)锁定金融新规则。
关于元宇宙有太多未知的信息还没有被打开,它到底会带来什么好处呢?
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style="box-sizing: inherit; border: 0px; max-width: 100%; margin-bottom: 10px;" alt="" />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在1994年10月10日写给徒弟的信中提到:“灵境技术”(虚拟现实)促进了“信息网络”、“科学大发展”、“文艺大发展”等几方面的强关联,人类的思维和能力都会在“灵境”的环境里出现“跃迁”式的进步。
元宇宙的世界里,人类不需要消耗真实能源来建造大型实验室、城市,甚至是一个星球。信息随着机器的模拟行为而爆炸式增长,科技自然也随之跨越式发展。在虚拟环境里,人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坐在家里就可以与外国人成为朋友,共同生活,我们语言、科技、生活方式强烈地碰撞引导着全球文化的大发展。
但是当机器人的思维强大到有了思考能力以后,我们不禁要反思一个问题:元宇宙未来还属于人类吗?机器人会在未来替代人类吗?
元宇宙从虚拟世界开始发展,当机器学习和智能化逐渐成熟的时候,基因工程帮助人类连接脑神经元,走向一个意识(可控的梦境)的世界。
可怕的是,当我们沉浸其中,享受电流对神经刺激带来的味觉和爱情的时候,元宇宙将会再创造一个孪生宇宙,而打造这个宇宙的必然是强大运算能力的机器思维。在这个与现实平行的孪生宇宙里,太阳系、银河系、宇宙都有可能是机器通过数据统计做了预测后创造的。人们渴望移民火星的时候,机器只需要连接你的大脑即可。
那么人类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style="box-sizing: inherit; border: 0px; max-width: 100%; margin-bottom: 10px;" alt="" />
阿西莫夫在《银河帝国》中提到“会思考的机器人在地球上诞生后,他帮助了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宏的星际殖民运动,建立伟大的银河帝国。”
为什么只需要一个微妙的转折,机器人可以帮助人类就可以去征服更远的银河 。阿西莫夫给机器人带来了些什么?机器人又会如何引领世界呢?
阿西莫夫终生获得7 次雨果奖、2 次星云奖,是美国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
1920年阿西莫夫出生于俄罗斯,3岁随父母移居美国,他是一个吸收快乐的天才,从他自信的眼神里能看到自由思考的光芒,从小阿西莫夫的父亲并没有对他进行填鸭式的教育,反倒只是简单地希望他学习成绩好就行。
阿西莫夫在这样的环境里能自由地寻找自己的快乐,保持适度的压力让自己快速吸收感兴趣的知识。阿西莫夫对数学痴迷,他寻找最前沿的数学知识,用于解构复杂的系统,在此基础上他从城市复杂交通网络、金融市场价格的起落中嗅到了机器思维。他认为复杂系统是基于局部信息作出的智能性、自适应性的系统。
阿西莫夫在20世纪中期创作了《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这些小说被誉为“科幻圣经”。他还是美国门萨学会副会长和现代机器人之父。
在阿西莫夫痴迷机器思维,畅谈科学和宇宙发展的年代里,微型计算机都还没有普及。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仍然活在他的预言之下。他预言了我们这个时代才出现的AI科技热、高速的互联网信息传递方式、新的智能机器行业、人类将要进行太空移民、基因工程会延长人类的寿命。
1939年5月,19岁的阿西莫夫写了一则故事《罗比》(Robbie),这则故事描述的是1998年的一个机器人,他将机器人描述为一堆笨重的,完全固定的导线和线圈,足足布满了20.9平方米的空间。
阿西莫夫托着腮帮子想象着这个庞然大物,自言自语:“它显然是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可运动的机器人一定会有相当复杂的人工脑,这颗人工脑能够放入一个不比人类颅骨更大的容器里。”
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style="box-sizing: inherit; border: 0px; max-width: 100%; margin-bottom: 10px;" alt="" />
阿西莫夫并不是要费尽心思再去预言电子管或者芯片,他想到了20世纪初人们对机器人最早的认知。第一个命名“机器人”这个词的人是捷克科幻文学家、剧作家卡雷尔·恰佩克。1921年,机器人最早出现在恰佩克的剧本《万能机器人》里。
恰佩克在戏剧首映后曾感叹:“人脑的产物已经逃脱了人类之手的控制,这是科学的喜剧。”
恰佩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感受到了器械和化学物的冷血和残酷,无情的杀戮让他看到机械和化学武器控制了人的大脑,所以才写下《万能机器人》这部剧。
这部剧让人类看到没有规则的机器人所出现的问题。
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style="box-sizing: inherit; border: 0px; max-width: 100%; margin-bottom: 10px;" alt="" />
发明家罗素姆制造“机器人工厂”,他把自己看成造物主,想找到替代人类繁衍的方式,于是创造了人造机器人。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罗素姆家族把机器人进行精简。设计出来一群没有真感情,自由、创新思想的劳工机器人。
总统的女儿海伦娜曾经想“唤醒”这些劳工,她焦急地跑到罗素姆万能机器人制造厂,两眼饱含泪水,向着机器人吐露这个世界正在承受的灾难,号召所有被奴役的机器人为自身权利斗争起来。残酷的现实是:没有任何人回应她。
但这件事过去10年后,全世界的机器人居然一同发生了大暴动,他们要把除了建筑师阿尔奎斯特以外的人全部杀掉了。海伦娜因为毁灭了机器人制造的资料和配方,正面临着最危险的境界。在末日的世界里,突然有一对相依相靠的机器人萌生了爱情。他们被建筑师从机器人群体中释放了出来,幸存下来的人类因此似乎看到了希望。最后,人们不再害怕死亡,因为他们知道人类的文化与精神已经有了继承。
剧中老发明家罗素姆制造“机器人”并不是从机械意义上进行创造,而是基于从化学和生物的角度制造人造人的愿望。最初机器人被定义为人形机器人,捷克语“robota”的意思是从事强迫劳动的农奴,所以恰佩克命名的机器人可以说是一种象征。借机器人的危机暗示自己对战争中人类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不满。
阿西莫夫从最初的人造机器人身上意识到:让一个机器人朝着正确的方向运行,才能引领人类世界的发展。所以机器人的运行需要有一个基本法则。于是,阿西莫夫设定了机器人学的三大法则,成为了现代机器人学的基石。
这个法则也解决了上文中我们对元宇宙发展的困扰,它也是元宇宙中机器人思维的重要一部分。
“第一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袖手旁观坐视人类受到伤害;
第二法则: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第三法则: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style="box-sizing: inherit; border: 0px; max-width: 100%; margin-bottom: 10px;" alt="" />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热播的电影《芬奇》就讲述机器人法则的故事。
地球被污染了,人类正在逐渐消失,智能机器人替代了人类,拥有了思维和情感,继承和延续人类文化和精神并且正在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汤姆汉克斯主演的机械师芬奇就给机器人设定了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大法则,外加一项:“当芬奇不在的时候,照顾好小狗”。在法则的作用下,智能机器人虽然力大无比,却显得可靠,善良,对待人类温情的一面更让我们感动。
未来,机器人该如何帮助人类科技和太空的屏障呢?
xc000bl00gom.jp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style="box-sizing: inherit; border: 0px; max-width: 100%; margin-bottom: 10px;" alt="" />
阿西莫夫在《银河帝国》系列的故事里提到了心理史学(大数据时代预见未来的新思维),谢顿计划,以及机器人第三法则共同作用了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
1.心理史学
心理史学简单地理解为群体心理学、历史决定论、群体动力的综合学术。算是人类统治宇宙的手册。有了这个手册的指导,人类可以在元宇宙的虚拟空间里进行未知区域的探知计划,模拟并预测其他星系的生物体行为。
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style="box-sizing: inherit; border: 0px; max-width: 100%; margin-bottom: 10px;" alt="" />
人类向虚拟世界输入心理史学的计算方程,借助虚拟世界的机器思维模拟一个复杂的模块,通过强大的运算有了结果后,再依靠机器思维建立一个复杂且有序的机器工作站,最终再交给工作机器人以高于人类建设速度几十甚至上百倍速度完成科技建筑和武器系统的基建工作。(可以想象为类似红警游戏里的快速建设)
2.谢顿计划
谢顿计划在书中是为了延续人类统治的一种手段,创造了心理史学的谢顿想要缩短帝国毁灭后的空档期。谢顿以全息影像指导着他的跟随者建设自由“基地”,实施谢顿计划。
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style="box-sizing: inherit; border: 0px; max-width: 100%; margin-bottom: 10px;" alt="" />
事实上,谢顿计划的核心思想是吸收人们的自由意识而成长的一个发射站和思维模型,潜在地收集人类的创造力,把这种力量聚集在一起成长成一个更强大的“基地”,所以在群体心理方向上的小范围对群体的挑战与反应成为了谢顿计划的成长机制。
3.机器人法则
最后谈一下机器人法则,机器人对人类来讲代表着更快的运算速度和更小的体力消耗。人类创造机器的初衷是无论机器人智能化发展到任何阶段,都不能失控。所以机器人法则首先是管控机器人行为的,其次机器人法则还具有强大的平衡能力,产生蝴蝶效应。在阿西莫夫的世界里,它还是心理史学和谢顿计划的杠杆。
哪怕人类世界只有一个机器人,它也可以执行法则,平衡人类群体思维,复制机器人。
总结
在科幻小说里,心理史学预测人类群体行为,谢顿计划吸收自由意识行为,机器人法则通过机器人的强大学习和创造能力来帮助人类平衡群体意识和自由意识,弥补更大的漏洞。
而这些真的会出现在我们未来的世界里吗?
最后,我想再带大家看下最近新闻的报道《全球首个活体机器人,开创生命繁衍新方式》。科学家们创造了一个生物机器人,具有生物细胞繁殖能力,还受到机器人编程控制。
机器嵌入到了生物细胞的一些过程,监控了生物体的运动,并通过机器的刺激增加一些生物可控性,形成了一个生物机器人。
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style="box-sizing: inherit; border: 0px; max-width: 100%; margin-bottom: 10px;" alt="" />
今天,虽然我们只是结识了一个科幻小说家的理论,但我们可以从最近几年的科学发展中,体会到除了元宇宙概念之外,还有很多种潜在的力量推动着智能化的发展。
我想这种力量可能就是存在于地球某一小范围的“基地”里,那里存在着某些法则正在强化着人类的自由意识和机器人智能思维的高速发展。
可能有一天类似钢铁侠这样的漫威人物出现在现实社会中,用来继承发展机器思维的下一个时代。让我们拭目以待,谢谢!
【重要提醒】
↘↘点我免费发布一条本地便民信息↙↙(微信搜索13717680188加小编好友,注明,免费拉您进群聊),优先通过审核。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合作!
- 可罚款数十亿英镑,英国加大对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的监管力度
- 日本首个商业登月项目失利,着陆器于今日失联
- 假冒 ChatGPT 应用冲刷 Mac 应用商城:代码 99% 相同,“换脸”骗取钱财
- OpenAI急于为“GPT”注册商标,美国专利局却不买账
- 2022年联网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大众第一,特斯拉首次进入前十
- Meta硅策略动荡,挖来微软高管领导芯片业务
- 谷歌CEO皮查伊预告Google I/O 2023亮点:AI赋能Pixel,Android 14令人兴奋
- 腾讯发布机器人灵巧操作研究成果,自研灵巧手与机械臂首次亮相
- 2023先进机器人与仿真技术大会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开幕
- 精彩在即!第八届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