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链智电开启充电机器人等创新业务 预计2023年收入同比翻5
现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
从数据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力量。随着政府政策的支持、技术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可谓一片光明。
在这个过程中,充电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关键支撑环节。通过对充电设施的标准化建设和服务创新,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更加完善和便捷的充电体验,也为相关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巨大的成长空间。
4月22日,能链智电(NASDAQ:NAAS)发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根据财报披露,能链智电2022年全年充电量达到27.53亿度,同比增长116%。截至2023年3月31日,能链智电已连接5.5万座充电站、57.5万把充电枪。2023年第一季度,能链智电充电量达到10.23亿度,同比增长112%,占全国公用充电量的21%。
能链智电预估,2023财年净收入将在5亿元人民币(7200万美元)至6亿元人民币(8700万美元)之间,同比翻5.4到6.4倍。
能链智电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快速的业务增长,不仅源于其在新能源充电领域的全方位业务布局,更得益于其对充电模式和场景的持续创新。在财报中,能链智电特别提及了一种新兴的充电解决方案——充电机器人。
财报提到,能链智电于今年3月推出该解决方案,智能充电机器人搭载深度学习、5G、和V2X,并提供主动车辆定位、智能充电和自动驾驶等功能付款结算。由此来看,充电机器人等新业务,将为能链智电面向未来更加多元的充电服务场景提供有力支持。
蓝海市场仍待挖掘
什么是充电机器人,这里为其做个简单的定义。
充电机器人是一种智能化的充电设备,具备自主导航、定位、连接及充电功能,旨在为电动汽车提供便捷、高效和无人值守的充电服务。它可以自动识别停放的电动汽车,智能规划路径并行驶至指定车辆附近,将充电接口与车辆的充电口自动对接,实现迅速且准确地充电操作。
可以看到,与常见的充电桩相比,充电机器人有着众多优势。例如,与充电桩等固定充电设施相比,充电机器人具备自由移动、占地面积较小、部署灵活便捷、充电操作简单等等优点。
最典型的是,充电机器人的应用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不会受到过多客观环境因素的制约。它们能够在各种场景中部署使用,如停车场、园区、个人车库等,并具备应急充电服务的能力。
鉴于这些优势,目前充电机器人市场已吸引了大量竞争参与者,其中包括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储能领域厂商以及移动机器人制造商,他们纷纷在充电机器人领域进行积极布局。
对于制造厂商而言,无需过多赘述,其主要关注点在产品维度上。从产品角度来看,据了解,目前充电机器人主要有三类不同结构的产品,分别为一体化、分离式、挂吊/平放协作机械臂式。
一体化充电机器人的主要特点是将充电电源与机器人整合在一起,下部为充电电源,上部为协作机械臂。这种结构类似于复合型机器人。然而,由于这类机器人采用了一体化设计,其电池容量相对较小。
分离式充电机器人,主要包含动力端和电池端两部分。动力端配备自动导航和CAR-X通信系统,能够将电池端牵引至车辆所在位置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动力端可以离开,从而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挂吊/平放协作机械臂式充电机器人的主要特点是将协作机器人与充电桩相结合,通过挂吊或平放的方式实现充电。这种结合方式使得新能源汽车能够实现自动充电,提升新能源车主的使用体验。从这个特点来说,机械臂式充电机器人,不是狭义意义上的移动充电机器人。
产品特点之外,在业界普遍关注的市场规模方面,考虑到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发展趋势,以及自动驾驶在国内外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预计未来几年将有更多的自动驾驶汽车出现在公共道路上)。
在此基础上,机器人充电技术有望成为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能量补给的一个重要手段,亦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全新落地场景。
未来,随着充电机器人与自动驾驶汽车的紧密结合,预计将在诸多领域创造巨大价值和便捷性,从而有望激发一个全新市场的诞生,这将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为未来的出行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能链智电尝鲜打造样板效应
据能链智电官方介绍,充电机器人基于自动驾驶、深度学习、3D视觉等底层技术,具有一键召唤自主寻车、机械臂自动插枪充电、在线支付结算、自动回仓补电等功能,借此满足电动汽车移动充电日益增长的需求。
我们可以畅想这样一个智能充电场景:用户只需在手机App上下单,充电机器人便能自动寻路,找到车辆所在位置。接着,根据机器人与车型之间的协议,自动打开充电口并完成充电插头的对接工作。充电完成后,机器人会自动返回专用泊位进行补能待命。
尽管上述场景令人充满期待,但要让这项技术在现实世界中得到实际应用和普及,仍需努力克服一系列挑战和难题:
技术成熟度:充电机器人从结构上属于移动机器人+机械臂的复合机器人,再加上末端的视觉相机部分,这样的结构对于整体的控制流程以及精度问题有着较高的要求。
兼容性: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电动汽车可能具有不同的充电口形态、位置和开合方式等,充电机器人需要能够兼容各种车型,以实现广泛的应用。
导航与定位精度:在复杂的停车场景中,充电机器人需要具备高精度的导航和定位能力,以便迅速、准确地找到目标车辆并完成充电任务。这对移动机器人的导航规划能力和精度都有着更高要求。
针对这些挑战,能链智电提出了独具匠心的创新解决方案。在技术成熟度上,据悉,能链这款充电机器人基于深度学习、5G与V2X、SLAM等底层技术,拥有多种电池容量和功率。
在兼容性上,该款充电机器人与各大主机厂打通API,实现互联互通,为车主提供全天候服务。据了解,能链智电已与国内80%的主机厂合作,有能力打通协议实现全自动的充电体验。
简单来说,能链智电自动充电机器人能够通过API接口与车载系统实现底层数据的全面互通,实时监控车辆的电量使用状况。当检测到电量不足时,充电机器人会启动自动寻车功能。靠近车辆后,它会利用自主研发的机械臂自动充电系统精确识别充电口位置,并完成充电枪的自动插拔操作,从而实现整个充电过程的无人化。
在关键的导航和定位技术方面,为了研发出这样的产品,据了解,能链智电成立了专门的自动能源补给解决方案团队。
该团队的成员主要来自博世、宝马等全球知名汽车和科技企业,他们在机器人、车辆与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技术、软件算法、传感器等相关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经验。
在未来,能链智电将继续加大对核心算法、智能硬件、云端平台和场端系统等关键模块的投入,致力于为自动驾驶时代的汽车打造与之相匹配的充电新基建,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强大支持。
“充电机器人+”,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当下,有市场声音认为,自动充电机器人作为一种临时快速补电的方式,未来将与现有的充电桩充电模式以及换电模式等形成互补的统一体,共同构成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生态。
能链研究院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面对充电这样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充电的形态一定是多元化、场景化需求的存在,不存在一种方式“吃掉另一种方式”。不同的充电方式满足不同的场景需求。而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能方式逐渐多元化,电也在以多样化形态在终端销售,包括充电桩、移动充电、换电等。
而在“充电机器人+”的战略蓝图下,整个能源补给市场的发展潜力和想象空间将更为广阔。
譬如,从降本提效角度看,充电机器人使汽车充电与电网供电分离的模式,成为了一种有效分散高峰期用电压力的途径;且充电机器人一般可以移动,可以有效避免车辆充满电后无法及时开走的情况,提高了充电资源利用效率。
从场景兼容性上看,作为中国规模最大且增长最快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商之一,能链智电为充电运营商及电动车车主提供线上线下充电解决方案及非电增值服务,并服务于充电桩生产企业、主机厂及其他行业合作伙伴。
在此基础上,充电机器人的落地不需要改造充电站原有设施,就能与任何充电站场景无缝衔接,即装即用。它可以根据车辆的位置、电量和需求,自动选择合适的充电方式和参数。
从智能化程度上看,在车机数据打通和机械臂自动拔插的技术储备之下,用户乘坐的汽车不仅可以通过充电机器人进行自动补能,机械臂自动充电技术还可以与充电桩进行融合,实现充电站服务的自动化和无人化。同时,用户在充电场站还可以享受到购物、按摩等周边服务,这些多元化的场景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同样地,充电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结合将为未来出行带来更多创新与便利。拿自动补能场景来说,在自动驾驶汽车需要充电时,移动充电机器人可以根据需求自动接近汽车,进行充电服务,大大提高了充电便利性,降低了人工成本。
在智能调度场景中,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移动充电机器人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路线和电池剩余电量,智能调度最佳充电时机和地点,提高充电效率。
此外,充电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将促使城市智能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智能充电网络、V2X(车与道路)通信技术等,从而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城市出行环境。等等,充电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结合将促成一个完整的智能出行生态系统,这将使得出行更加高效、便捷和安全。
总的来说,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的持续发展,充电机器人势必成为关键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为智能城市建设及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结语
从以上来看,围绕充电服务领域,能链智电实现“多点开花”,而这也让其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关注。
【重要提醒】
↘↘点我免费发布一条本地便民信息↙↙(微信搜索13717680188加小编好友,注明,免费拉您进群聊),优先通过审核。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合作!
- 可罚款数十亿英镑,英国加大对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的监管力度
- 日本首个商业登月项目失利,着陆器于今日失联
- 假冒 ChatGPT 应用冲刷 Mac 应用商城:代码 99% 相同,“换脸”骗取钱财
- OpenAI急于为“GPT”注册商标,美国专利局却不买账
- 2022年联网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大众第一,特斯拉首次进入前十
- Meta硅策略动荡,挖来微软高管领导芯片业务
- 谷歌CEO皮查伊预告Google I/O 2023亮点:AI赋能Pixel,Android 14令人兴奋
- 腾讯发布机器人灵巧操作研究成果,自研灵巧手与机械臂首次亮相
- 2023先进机器人与仿真技术大会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开幕
- 精彩在即!第八届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