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等级:
- 实名认证:
- 浏览:3335 次,点评:0 次
- 好评(0%)
- 中评(0%)
- 差评(0%)
幸运飞艇开到几点封盘_byt
幸运飞艇开到几点封盘官方网址【5145.cc】,计划回血微Q同号【80490947】
来源:川财证券研究报告 作者:陈雳
一、2018年以来粗钢产能置换政策回顾
2017年12月,根据《关于化解产能过剩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文件要求,工信部发布《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该方案自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对于粗钢等过剩行业,无论建设项目属新建、改建、扩建还是“异地大修”等任何形式,只要建设内容涉及建设炼铁、炼钢冶炼设备,就必须实施产能置换方案。
虽然产能置换政策早在2013年已经提出,但实际执行从2017年才开始严格。产能置换制度的严格实施让中国粗钢产能正式进入存量置换时代,本文将通过对2017-2019年3月工信部发布的粗钢产能置换方案汇总整理,观察未来2-3年的粗钢产能总量和结构变化,以及由此对钢铁上下游产业链带来的影响。
; ; ;1.粗钢产能置换政策
2013年10月份,国务院出台《关于化解产能过剩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首次正式提出钢铁行业产能置换。2015年3月,工信部发布《部分产能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提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环境敏感区域(特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以及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肇庆等9市)置换比例执行不低于1.25:1予以置换,其他地区等量置换,该方案于2017年年底失效。取而代之的为2018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该方案延续要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环境敏感区域置换比例不低于1.25:1,其他地区减量置换。
工信部最新版《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强调:
?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环境敏感区域置换比例继续执行不低于1.25:1予以置换,其他地区减量置换;
? 结构倾向电炉,鼓励钢厂退出高炉置换电炉;
? 没有完成公告新项目不能备案,更不得动工建设。用于置换的设备要在新项目投产前拆除到位;
? 整体出清,退出转炉时须一并退出配套的烧结、焦炉、高炉等设备;
? 天津、河北、山东三省市严控钢铁产能总量,未完成钢铁产能总量控制目标的省(区、市),不得接受其它地区出让的产能。
随后,包括河北、浙江、湖北、山西等省逐步出台地方粗钢产能置换细则。经历一年多的持续公告后,全国粗钢产能置换方案已陆续成型,为未来2-3年的全国粗钢产能变化提供借鉴。
二、近2年公布的粗钢产能置换总量及结构变化
; ; ;1.2019-2022期间粗钢产能将置换1.6亿吨
汇总2017年至2019年3月期间发布的钢厂产能置换方案,2018年至2022年期间,全国将通过置换新增粗钢产能1.8亿吨,并同步关停产能2亿吨,平均置换比例1.1:1。总置换量占到现有粗钢产能的17%。置换动因集中于环保搬迁(例如河北、江苏、山东、山西等地)、落后高炉淘汰,和扩产(例如广西、福建、四川、内蒙古等地)。
其中,在2018年底前已完成的粗钢置换量为2554万吨,2019-2022年期间将有1.6亿吨产能等待置换。分年度看,2019年粗钢置换量6147万吨,2020年置换量6232万吨,2021年置换量2437万吨,2022年置换量1748万吨,仍有近4000万吨尚未确定具体的置换时点。
现有产能置换方案,要求新建产能投产后同时关闭旧产能,等量或者减量产能置换并不增加新的产能。但考虑到部分用以置换的旧产能长期关停,或在新产能投产之前已提前停产,实际上有部分闲置产能通过置换的方式转为有效产能,我们定义这部分产能为无效产能。无效产能转有效部分才是实际产能变化量。
人工排查这部分产能,发现1.8亿吨置换产能中,约5284万吨为无效产能,占比29%。2019-2022年之间即将置换的1.6亿吨产能中,约2164万吨为无效产能,占比13%。其中,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0年无效产能转有效量分别为452万吨、586万吨、1127万吨、和0万吨,占比分别为7%、9%、46%和0%。
经历2016-2017钢铁供给侧改革之后,钢铁闲置产能逐步复产,未来潜在粗钢产能增量主要来自无效转有效置换以及电炉复产。根据Mysteel等资讯机构统计,2019年全国电炉产能增量约1500万吨。考虑电炉成本长期高于高炉,2020年之后电炉产能假设无增量。叠加电炉复产和无效产能转有效每年带来的粗钢产能增量,未来2-3年全国粗钢有效产能增速约1%-2%,整体增速有限。其中,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粗钢有效产能增量分别为1952万吨、586万吨和1127万吨,对应产能增速分别为1.8%、0.5%和1%。
不考虑无效置换,从区域上看,通过置换后,除内蒙古、辽宁、安徽、新疆等地粗钢产能小幅净流(100万吨)入外,河北、云南、山西、福建、江苏、湖北、山东等地均实现粗钢产能净流出。其中,河北粗钢产能置换流出幅度最大,2019-2022年累计流出1180万吨;其次为云南和山西,产能累计流出500万吨和300万吨;福建、江苏、河南、湖北、浙江产能累计流出约100万吨。从置换系数上看,湖南、浙江、山西、江苏、河北等省份置换比例均在1.25:1以上,满足新规置换红线要求。
其中,河北、福建、辽宁、山东、广西粗钢置换集中2019年和2020年,这部分置换量目前已经处于施工阶段。内蒙古、云南等地粗钢置换集中2020以后,这部分置换量仍处于计划中,尚未动工。环境敏感区和区位优势强的省份先一步推进产能置换,其他地区多处于规划阶段,后续是否推行仍需要持续跟踪。
2.高炉-高炉置换为主,高炉平均容积将增至1280m3
根据《河北工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要求,从2015开始,河北省全面开展450m3小高炉淘汰。全国对此虽没有强制性要求,但从实际置换方案来看,所有产能置换几乎全部关停450m3小高炉,同时置换1000m3容积以上高炉。
分炉型划分,此轮用以置换的高炉中,450m3-1000m3容积高炉占大多数,比例达到54%,1000m3-2000m3容积高炉产能占比33%,2000m3-3000m3容积高炉产能占比9%,3000m3以上高炉占比仅有1%,低于450m3高炉占比2%;
置换后,1000m3-2000m3容积高炉产能占比大幅提升至63%,2000m3-3000m3容积高炉产能占比提升至15%,3000m3以上高炉占比大幅提升至20%,低于1000m3的高炉占比大幅降低至2%。
经历此次产能置换后,全国高炉单炉平均容积明显提升。根据钢协统计,2001年,全国高炉单炉平均容积仅有420m3,此后十年期间通过新建高炉持续提升至1000m3并从2015年开始逐渐平稳。此轮大规模产能集中置换的重要特点在于“以小换大”,通过2-3年持续置换,全国高炉平均容积率进一步明显提升。2017年,全国高炉平均容积为1082m3,经历此次产能置换后,高炉平均容积至2020-2021年将提升至1280m3。
3.电炉置换接近尾声,未来2-3年仅有1097万吨置换量
在2019-2022年期间,粗钢置换模式以高炉-高炉/电炉-电炉为主,高炉置换为电炉的体量较少。尽管《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鼓励电炉投产,但考虑电炉成本长期高于高炉,市场化置换难以实现电炉替代。
经测算,通过2018-2022年逐步置换,电炉产能累计增加2389万吨,置换系数接近1:1,其中1292万吨置换量已经在2018年之前投产,2019-2022年电炉产能增量仅1097万吨。2389万吨置出量中,1739万吨来源于高炉-转炉流程置出,1928万吨源自电炉置出。草根调研了解,个别地区确实基于环境压力和经济增产双重考量,采用在产高炉置换电炉。但考虑该置换不具备长期经济性,电炉增长预计已经进入瓶颈期。
从高炉-电炉成本价差来看,自从2018年以来,高炉炼钢成本低于高于电炉200-500元/吨。因此,尽管《办法》结构上鼓励电炉置换,但受限于电炉成本(核心约束在于电费和废钢价格)长期高于高炉的现状约束,实际高炉-电炉置换量较少。在电费、废钢等原料和成本不发生结构性改善的前提下,电炉钢扩展空间受限。
根据工信部和Mysteel等机构产能测算,未来2-3年内,电炉产能占粗钢总产能比例基本维持在12%。且从置换节奏上看,大量的置换已经在2017-2018年完成,电炉置换已逐渐进入尾声。
4.2017-2018年粗钢产能指标购置成本约800元/吨
此次产能置换伴随龙头企业整合并购,2017-2018年以来的供给侧改革红利推升了粗钢产业链一级市场交投热情。高利润叠加产能置换政策,粗钢产能指标一度水涨船高。考虑置换的产能指标可以通过交易、拍卖、兼并重组、股权合作等多种方式转让,该类信息能过获得的公开数据并不多。我们汇总现已公开的粗钢产能交易,简单测算此次集中置换的产能重置成本。
通过公司公告、拍卖信息、公示公告等方式,我们汇总了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的几笔粗钢产能交易信息。由于可获得公开交易信息较少,样本可靠性一般。持续高利润叠加闲置产能较少,2017年3月以来,粗钢产能吨购置费用持续走高。2017年3月初的一笔交易(供给侧改革初期),吨粗钢购置成本330元/吨;2017年10月,粗钢购置成本提升至750元/吨;2018年,粗钢购置成本持续提升至800元/吨(三钢闽光案例单价略高于平均水平,这里采用草根调研数据补充)。
上文所述,2019-2022年期间,无效产能占总置换产能的比例在7%-9%,均值假设采用8%(扩产幅度)。单个450m3高炉对应产能为55万吨,对应置换前单个钢厂产能购买阈值约680万吨。另一方面,以一个700万吨产能的钢厂为例,购置扩产产能需要58亿的资金投入(详细测算方式见下文)。根据统计局和中钢协数据,经历2017-2018年供给侧改革红利后,2017、2019年钢厂平均净利润分为别170元/吨和500元/吨。仅赚取行业利润净利润的钢厂尚不足以支撑新建厂区+8%扩展指标的购入。
因此,理论测算来看,具备置换扩产的钢厂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粗钢产能大于700万吨;二是,钢厂盈利水平处于全行业70%分位以上,2017-2018年平均吨钢净利润超过400元/吨。经历置换后,这部分钢厂折旧费用较置换前将增加76元/吨。结合实际调研情况来看,2019-2022年产能置换伴随区域性搬迁和转移,初期成本投入还涉及港口、铁路、员工安置等其他支出。综合其他潜在支出,置换后钢厂折旧费用或较置换前可能增加近100元/吨。
? 我们这里假设无效产能占置换总产能系数为8%,以一个原有产能700万吨的钢厂为例,测算产能置换该钢厂未来成本的影响:
指标购置费用:700万吨*8% * 800元/吨= 4.48亿元
厂区建设:700万吨* 1.08 * 700元/吨= ; 52.9 亿元
重建新厂总投资成本:4.48 亿元+ 52.9 亿元= 57.38亿元
按照10折旧期,吨钢折旧费用增加76元/吨。
三、粗钢产能集中置换带来的长期影响
我们认为,经历2019-2022年粗钢产能集中置换后,粗钢总量和结构性的变化将对对钢铁产业上下游带来三点长期影响:钢铁行业产能集中度继续提升,优势企业规模效应加大;置换产能投产后,行业折旧费用和吨钢盈亏平衡点有所提升;高炉大型化集中提速,利好上游优质主焦煤板块。
; ; ;1.行业集中度提升,产业布局加速优化——以河北为例
根据上文分析,此轮置换一是要求钢厂规模和利润行业居前;二是从环境敏感区转移至沿海等优势区域。产能转移和差异化扩张将导致行业产能集中度加速提升。沿海优势区域新建钢厂在低环境污染的同时,减少铁矿石、焦炭等运输成本,钢厂规模效应凸提升。对比周边日本等国家,钢厂沿海布局不论从经济性还是环保角度考虑,均成为未来钢铁产业布局的必然趋势。
对比周边相对成熟的日本钢铁产业为例。日本前五大钢厂分别为新日铁、JFE、住友金属、东京制钢和神户制钢,这几家钢厂粗钢产能占日本粗钢总产量的75%-80%;且日本钢厂生产基地全部布局沿海,且与周边行程差异化产业集群。经历2019-2022年产能置换和搬迁后,中国粗钢产业布局不论从行业集中度还是区位布局上,均将得到明显改善。
上文分析,通过此轮置换,压缩产能最多在河北省。我们以河北为例展示此次置换对于中国钢铁产业布局的影响:
根据《河北省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方案(2018—2020年)》,河北省近三年钢铁产业将实现“两减、两降、四提高”。为此,河北省自2018年以来持续推进部分产能转移退出和钢厂减量置换重。产能转移项目包括:文安县新钢钢铁公司(粗钢192万吨,地处廊坊,2019 年底前整体退出);鼓励石家庄敬业钢铁集团部分产能省外转移(计划置出300万吨)。
钢厂减量置换及整合主要项目包括:河钢集团产业升级及宣钢产能转移、河钢集团石钢环保搬迁、冀南钢铁重组搬迁改造、太行钢铁重组搬迁改造、首钢京唐二期一步等。重点项目共通过置换压缩粗钢产能842万吨,生产区域从主城区搬迁至沿海、工业园区等区域。
2.钢铁行业长期盈亏平衡点有所提升
上文测算,未来2-3年的产能置换将提高置换部分粗钢产能吨钢折旧费用76-100元/吨。假设钢厂原料价格不变,不考虑技术创新带来的规模效应(管理费用、生产费用降低;生产效率提高),吨钢折旧费用的提高意味着这部分钢厂置换后吨钢盈亏线较置换前提升76-100元/吨。
经历2017-2018年供给侧改革之后,钢铁全行业利润和资金十分充裕,产能集中置换对行业资金影响有限。但随着未来2-3年内置换产能陆续投产,新产能所要求的吨钢盈亏线较置换前明显提升。
3.高炉大型化,利好上游优质主焦煤
上文所述,此轮大规模产能集中置换的重要特点在于“以小换大”,通过2-3年持续置换,全国高炉平均容积率进一步明显提升。2017年,全国高炉平均容积为1082 m3,经历此次产能置换后,高炉平均容积至2020-2021年将提升至1280m3。
高炉大型化趋势下,对原料端主焦煤需求推升相对确定。高炉平均容积越大对应的对焦炭反应强度(CSR)的要求越高(焦炭反应强度是指在高炉中反应后的焦炭在机械力和热应力作用下抵抗碎裂和磨损的能力)。在焦炭生产中,主焦煤的配比量是影响焦炭反应强度的核心因素之一,主焦煤配比量与焦炭反应强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高炉生产对焦炭反应强度的提升促使长期主焦煤需求增长。
例如,理论上,450m3容积的高炉要求焦炭CSR强度在55(二级焦),该强度焦炭生产中主焦煤配备20%。而3000m3容积的高炉要求焦炭CSR强度要达到63(一级焦),该强度焦炭生产中主焦煤配比需达到50%以上。同样粗钢产能下,假设高炉容积从450m3置换至3000m3,对应主焦煤需求量提升30%。上文所述,近年发布的产能置换方案多从450m3小高炉置换至1000m3以上高炉,对应焦煤需求量近似增加10%。
而我国资源结构上,焦煤整体储备虽较为丰富,但主要集中贫瘦煤等配煤,主焦煤十分稀缺。近年来,进口焦煤成为满足国内焦煤供给缺口的重要手段中国进口焦煤依赖度持续提升。进口焦煤依赖度从2015年的9%持续提升至2018年14%。且进口煤多以低硫优质主焦煤为主,以弥补国内焦煤结构性缺口。
中国优质主焦煤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外蒙古和俄罗斯。2018年年末以来,随着澳煤进口受阻、国内山西等地煤矿安监检查趋严,优质主焦煤稀缺性逐步凸显。伴随2019-2022年高炉大型化置换开启,主焦煤资产稀缺性将逐步递增。
风险提示
粗钢产能置换政策变化
新疆、甘肃地区,置换政策仍处于规划阶段,关注这部分规划是否随着国内钢材需求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粗钢产能置换和淘汰政策可能出现新的变化。新版《办法》中虽鼓励电炉置换投产,但由于缺乏实质的扶持政策支撑,实际执行情况一般。关注电炉行业是否出现更多政策倾斜。
焦煤和铁矿石波动放大
2018年年末以来,澳洲煤炭进口受阻,VALE矿难事件导致铁矿石供应5000-7500万吨/年缩量。原料价格扰动较大。
需求端变化
本文集中探讨供应端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并未涉及需求方面。长期来看,粗钢行业主要驱动因素仍在在需求。关注地产、基建、家电、汽车等需求分项长期变化。